【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第一次好好审视“同情”这个词

2021年阅读了许多书籍,看到许多打动人心的话,醍醐灌顶的言语,激动人心的观念,有许多想拿出来和好友们分享。但都敌不过一句话如此高频率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一再颠覆自我认识。

年末每周一听郑委老师的课,其中一次听到他说“同情是自恋的表现”,还举了一些例子。当时听了感到很新鲜,这对于一个善感容易被打动的我来说,很是颠覆认知。

于是,我就在生活中去体会去琢磨,当我心升同情之情,眼睛湿润之时,反复体会我的难过到底是因为什么,为什么对他人的困境、难受会一下子感到悲悯。过去哪怕看新闻,也会难过的流泪,听闻悲伤的事情,瞬间破防。这次听到对“同情”不一样的解读,我愿意去深究,我相信凡事都有多个侧面,没有唯一的原因,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人的心理极度复杂,人的情感极其丰富,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可以看到人更为深刻的一面。

马歇尔·卢森堡说:“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我们同情别人,有时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在同情别人的时候,能在心理上获得强烈的优越感。

从心理学出发,同情只是一种自恋,颇有一种我比你强,比你过的好的暗喜。

其实这种孩童式的比较,只能证明施与同情之人的世界单一,阅历知识浅薄,才会以己度人。《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善于同情他人本身就是很难得的事情,但是有很多人会滥用自己的同情心,看到别人遭受不幸时,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爱心全掏出来,这样反而惹人生厌。”

01不要以为他人皆苦,其实别人怀着热爱而活

别人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是别人的事,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评头论足。遇到喜欢的事不过分美化,遇到不喜欢的事不肆意践踏,是一个成熟的人最理智的选择,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过一则消息,一对捡破烂为生的夫妇,常年在一些小区转悠收集垃圾,时间长了,街坊邻居会自动将家中的废弃可再利用的东西拿过去。夏日里,这对夫妇的孩子来了,每天跟随父母在收集垃圾的三轮车旁玩耍。有一位奶奶带着自己的孙女过来,对孙女说:“来,这位小姐姐天天只能跟着爸妈在户外,也没什么好玩的玩具,很可怜,你把这几个玩具送给姐姐玩,以后给你买新的。”两个小女孩听了,都显得不太高兴。

有居民还会对收集破烂的女人说,怎么嫁给这么穷的男人,受这苦。女人听了很难受,原本两夫妇一起挣钱养家,勤劳致富,互相扶持。被旁人怜悯,很不是滋味。

适当的善良是好事,但过分的“同情”,其实是一种病。那个被同情的人究竟需不需要这份强加在她身上的怜悯,这还是个未知数。

也许别人的幸福在某些人的眼中是苦难,但幸福这件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无需别人刻意来提醒或是否决。

过分同情,是一种高姿态的俯视。同情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懂得怎样使用它的人才能用它给人带来温暖,否则给人带来的是冰冷的伤害。

02这世上没有人希望被同情,因为同情还有一个代名词叫怜悯

能做到不“滥用”同情心,温柔的帮别人遮盖伤疤,才是为人处事最高级的情商。人活在自己的悲哀里还算容易,活在别人的同情里才是真的艰难。

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班长有癫痫病,她一直担心被同学们同情或是嘲笑,绝口不提。有一次在教室发病了,同学们吓得围在一团手足无措,德善冲过来把教室门关上,用身体挡住班长帮她呼吸。

等到班长在医务室醒来,她伤心地哭了,比起病情,女孩子更担心的是大家同情或者嫌弃的目光。没想到,回到教室,所有人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若无其事地吃自己的饭菜。德善招呼她一起吃饭,还抢用了她的餐具,夹走她饭盒里的香肠。正是这看似毫不关心的“沉默”,让班长深深地感动了。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会轻易同情别人,而是尊重别人的处境和遭遇,并接纳和理解。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他们的体面,别“滥用”同情,相信那个被帮助的人,一定会深深的感激你。

03真正的尊重,就是绝不滥用怜悯。

看过影片《触不可及》,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拍摄的,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主人翁菲利普拥有常人所羡慕的一切,豪宅、名车、金钱、荣誉、地位,然而命运却和他开起了玩笑。一次跳伞中,他遭遇意外,脖子以下全部瘫痪,甚至连呼吸都需要他人协助。妻子离世加上身体残疾,菲利普感到自己被社会抛弃了,于是想招一名全职护理。

面对着超高薪资的吸引,求职者都竭尽全力地表达对残疾人的关怀和自己丰富的护理经验。他们小心翼翼地给菲利普穿衣服、像给婴儿喂食一样给他喂饭,简直把他当作手心里脆弱易碎的玻璃制品。尽管这些人专业且耐心,可菲利普统统拒绝了他们。

同情,似乎是强者对与弱者的情感施舍,尤其对于菲利普来说,曾经的风光荡然无存,过度怜悯是对他自尊的刺痛。

黑人戴尔的到来,改变了菲利普的现况。在他眼里菲利普与常人无异,他从不为了照顾菲利普的情绪而特意迁就,该怼就怼该该教育就教育。在别人那里,菲利普如脆弱的瓷器,轻拿轻放怠慢不得,在戴尔这里,菲利普只不过是个坐在轮椅上的老白人,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有财力的差别,并无肉体能力只差。

戴尔的观点,令菲利普感受到了真正的尊重。每一次当别人用怜悯的态度对待菲利普,并不会让他觉得自己获得了关注,只会让他觉得自己被当做是个无能的人,自己被轻视了。怜悯式的照料令菲利普将自己视为废人,视为被这个社会抛弃的人。而戴尔真实的尊重,令菲利普感受到了自己被固定的身体里仍旧有着生命在流淌。

怜悯,有时候也是一种残忍。

记得女儿小的时候,坐在汽车上,看到工地上辛苦干活的人,总是忍不住说道:“妈妈,他们好可怜,这么晒的太阳下在干活。”“他们是在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怎么是可怜了。他们或许是小时候没有读书的机会,或者小时候不懂事,没有好好上学,没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但是现在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不需要别人的可怜。”

那一次的对话完全是下意识的,这次的体悟,让我更加明确了,

04这世界需要爱,不是同情是同理

比起同情,陷入困境的人更加需要同理心。同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安慰,而同理则是敞开怀抱的温柔。他或许不会因为一句同情的话马上高兴起来,但却会因为被理解尊重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到慰藉。

何为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人要比想象的坚韧很多,遇到挫折我们也不是抗不过去,只是我们内心的情感需要被理解被相信,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如果有一位朋友向你诉说了她的不幸,不要急着表达同情,那并不会让她感受更好。当你倾听了一件不幸的事后,先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如果当事人是你会怎样,若对这个领域一片空白,其实很难感受到的。通过多次尝试,去体会当事人的感受,并试着表达,那会让对方觉得你听进去了,会让对方有被理解的感觉。这比苍白的安慰有用多了,理解别人的过程也丰满了自己的经历。

那些总是轻易给予同情的人,自己的内心建设比较肤浅,他们相对来说对世界的人和事了解的不够透彻。同理心是感同身受,是对弱者的最大尊重,比起同情心,同理心更可贵。同情带有先天可怜弱势的感觉,被同情者得知处于被同情地位时,或者滥用同情或者厌恶被同情。不要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带着优越感去同情别人。

心理学上,对于同理心的认知和认识是一个深入发展的动态过程,初步结论是:有同理心的人能够理解、预知别人的情感,并且能够将自己代入对方的处境,客观而冷静的去感知对方的感知,关怀对方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同理心的心理历程是相当复杂而有序的。

具有同理心的人会让自己进入到对方的处境,抛开自己固有的情感和观点,代入对方的思考方式和感情色彩进行思考和体验。再用对方的感受来输出关怀、安慰和提供切实帮助的方式。这个心境历程长而繁琐,情感体验也是多而复杂的。

做到不评价、不打扰、不触碰别人隐藏的伤口,是一个人刻在骨子里的善良。荷兰有一座纪念慈善家费尔南德的塑像,塑像底下有一行字:一手给予帮助,一手给予尊重

(齐帆齐2021年9月年度写作品牌IP特训营,第110篇,字数3219,共累计202147字数)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