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当前位置: 读书|| 《追风筝的人》 > 正文

读书|| 《追风筝的人》

NO.17

看此书,说来有点偶然。最近儿子做英语阅读理解题时遇到《The Kide Runner》,看不大明白,跑来问,而我只听说过,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赶紧找出来书来,恶补一下,岂料此书给我很大的震动。

【作者】

本书作者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他出生于阿富汗斯坦首都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他从1999年开始创作,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其他作品有小说《灿烂千阳》、《群山回唱》。

【作品】

《追风筝的人》这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于2003年出版,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被翻译成42种语言。

小说的创作背景,源于作者与主人公阿米尔有相似的生活经历。他出生在喀布尔,在那里度过的日子就像阿米尔和哈桑的生活那样: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冬天就去放风筝,在电影院看电影。书中跟他的经历最相似的情节还有是在M国的日子,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努力创造新的生活。

据说写小说起因,是作者听到阿富汗人被禁止放风筝,追放风筝是阿富汗民间的传统活动,并被赋予自由、快乐的意义。出于控诉,作者提笔创作此小说。

小说讲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幼年的阿米尔稚嫩单纯,与小伙伴哈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这种美好的童年被忽然打断后,经历了流离失所、艰难的逃离、对梦想的选择、对爱情的追求等一系列的考验,他开始慢慢的成长,认识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实现必须通过自我救赎,放下背负多年的内心负担,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我眼里的作品】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在救赎中成长的故事,留给读者许多思考。我眼里的此作品:

1、种族纷争下的友谊或有美好,但却是脆弱的,犹如易折线的风筝。

这是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儿时友谊的一种写照。

阿米尔是富家少爷,其父亲是普什图人,一名法官的儿子,成功商人。哈桑是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出身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好玩伴,哈桑是一个正直忠实,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的人。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耍游戏,形影不离,情同手足,两人之间有许多快乐美好的童年时光。

两人在那高高的枝桠上,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葚干和胡桃;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葚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在石榴树干刻下“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两人第一次看西部电影;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追逐过路的游牧部落;整个冬天一起放风筝、追风筝......如文中所说“十二岁以前,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跟哈桑玩耍。有时候回想起来,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哈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这一幅幅无忧无虑的快乐画面,正是表现了孩童间纯真美好的友情。

他们是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如影随形的玩伴,即使阿米尔是个孩子,但他存在等级观念和宗教民族观念。"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因此在开哈桑玩笑或捉弄他之后,尽管心怀愧疚,但仍然得到自我辩解和自我原谅。斗风筝比赛结束后,阿米尔看到哈桑为保护追到了的风筝被阿塞夫强暴的场景,懦弱地跑开了。而阿米尔的心里活动是:他只是个哈拉扎人,不是吗?

之后的日子里,阿米尔无法面对哈桑而要求父亲把阿里、哈桑解雇,被严词拒绝。于是阿米尔在13岁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说他偷了生日礼物。哈桑洞悉一切,承认了偷窃,与父亲阿里不顾搬到了哈扎拉族聚居地。对父爱的渴求、对优越感的渴望以及面对恶势力时的自保并不能笼统地说是人性的恶,阿米尔只是表现出了人性中本来面目。

后来,时局动荡,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往异国,二十多年后,除哈桑留给他的一封信,两人再无相见。

那只飞翔天空中的风筝象征哈桑和阿米尔一起度过的如影随形、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它终是无法冲破等级和种族观念、人性的自私、战乱,黯然而落,令人悲伤。

2、回忆有多美好,自责就有多痛苦,愧疚折磨是跨出救赎的第一步。

阿米尔幼年所处的环境与父亲的教育,对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伴随着他的成长,最终他踏上救赎之路。

纵然会被种族纷争、等级观念的影响,让人性的天枰一时倒向自私的一面,然而孩子天性中纯良的一面是无法掩饰的。小说里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两位少年共同生活的快乐美好日子,也反映人物内心亮丽的底色。从小如影随形的,忠诚正直的哈桑,给予阿米尔情同手足的全心守护,他是感同身受,而且已在他心里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即使远离家乡,阿米尔大学毕业时,结婚时,父子都会想起哈桑。或许只是年少无知,懦弱自私一时蒙蔽了他双眼。

风筝事件后,阿米尔看到受辱的哈桑拿着风筝蹒跚着出现在他面前,没有责备,只有真诚的奉献,这让懦弱自责的阿米尔感到一种羞耻,同时使两个人物性格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当阿米尔回家倒在父亲怀里痛哭,是羞愧、是自责的情绪宣泄,更是一种自惭形秽的触动,恰恰说明他有对错的辨别,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

幼稚的人对于自己不足之处,往往采用掩饰、逃避的方式,阿米尔想逃避哈桑,就只能让他离开。于是他向父亲提出解雇阿里父子,找其他仆人,遭拒绝;进而在他13岁生日时,诬陷哈桑偷窃礼物,但阿桑并无多言,只是默默承认,离开宅子。

阿米尔看似解决了心头隐患,但伤害无辜善良的哈桑所带来的内心反噬加倍地折磨着他。他孤独、他不快乐,他害怕别人谈论风筝比赛,或许此时的风筝已经成为他的耻辱,自私、背叛的象征,也为他心上加上沉重的枷锁。

时局动荡,当他与父亲一路奔波,逃离故土,看到父亲为救同胞女子挺身而出的勇敢行为,让他又想到哈桑受辱的那日,他再次被愧疚自责的阴影所缠绕。

面对曾经错误的时候,心灵上的愧疚和折磨已经使他在赎罪道路上跨出了第一步。

3、生活的每一步,都是积蓄救赎之力,回国救出哈桑之子,实现自我救赎。

小说花了几章节叙述阿米尔与父亲逃离故国在异国的生活。残酷的战战争下流离失所、艰难的逃离,在异国他乡努力创造新的生活,对梦想的选择,对爱情的追求,无疑是生活对阿米尔的一次次磨练,也在为他真正的成长积蓄力量。这部分文字的描述里充满着诸多阿富汗传统元素,表达出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国、努力融入异国文化的同时,也表明根深蒂固的本民族传统与文化依然是最终的情感归宿。阿米尔骨子里无法抛弃本民族的情感牵绊,为后面回国救人埋下伏笔。

这部分随着时间轴,阿米尔一路从故土到异国,及在异国的生活,经历各种社会角色的转变,从依赖的孩童成为会照顾父亲、爱护妻子、承担养家等责任的成年人,看似平顺而叙,阿米尔似乎完成了世人眼里的成长。

然而,一个夏天的午后,父亲生前的好友拉辛汗打电话给阿米尔,告诉了他,在阿米尔父子走后, 拉辛汗找回哈桑及其母亲,他们一起管理阿米尔家的大房子,后来哈桑还有了个儿子索拉博。因种族歧视哈桑及其妻子当街枪杀哈桑及其妻子,索拉博进了孤儿院。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回去救索拉博,但阿米尔一度逃避。当拉辛汗于是告诉阿米尔,他和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并给他指明了方向: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或许是血浓于水、或许是为父亲,或许是为自己,阿米尔最终战胜懦弱,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占领的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儿子,将他带回异国,收为养子。这是他在成长的生命历程中,第一次主动采取行动来挽救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并没有逃避。

阿米尔最终踏上为自己、为父亲的赎罪道路,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最终战胜劣,小说的主题得到升华。

最后,阿米尔在异国他乡和哈桑的儿子放风筝,风筝也同样让索拉博微笑。阿米尔曾一直不愿承认哈桑的勇敢,累积多年的忧郁和自责在那风筝翱翔在空中的那一刻释放,阿米尔终于驱散了第一次追风筝时笼罩在心灵的阴霾,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拯救了自闭的索拉博。

“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表明决定要向哈桑当年忠于自己一样,永远关爱索拉博,逐步实现个人美好人性的回归,实现真正的成长。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此时的阿米尔真正找回了自己,追风筝不仅是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对一种希望的寄予。风筝,成了救赎灵魂的象征。

看完全书,我似乎同主人公一起历经各种挫折、磨难后,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内心的坦诚,抚平了心灵的创伤,最终得以顿悟,得以成熟的过程。小说将救赎故事放置在一个战乱民族下,兼具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更能撼动读者内心纤细的情感。

    相关美文阅读: